物种论述:蔷薇花属于蔷薇目、蔷薇科、蔷薇属植物,品种以蔓藤蔷薇的变种、园艺品种为主,种植历史距今已有2000年。
形态特征:植株为攀援灌木,长有圆柱形、无毛的小枝。叶片呈倒卵形等形状,叶缘有单锯齿,上部与下部分别无毛、有柔毛。花序和萼片分别呈圆锥状、披针形,花瓣呈白色等颜色,果实近球形。
分布范围:华北、华中等地方均有分布,常见于路旁、田边等地方。
一、蔷薇花简介
1、物种论述
蔷薇花是我国传统的观赏花卉,别称多花蔷薇、蔓性蔷薇、野蔷薇等,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植物界、被子植物门、双子叶植物纲、蔷薇目、蔷薇科、蔷薇属部分植物的通称,主要指蔓藤蔷薇的变种及园艺品种,在我国有2000年栽培历史,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园艺价值。
2、形态特征
蔷薇花多为攀援灌木,小枝圆柱形、通常无毛,有短、粗稍弯曲皮束;叶片倒卵形、长圆形或卵形,先端急尖或圆钝,基部近圆形或楔形,边缘有尖锐单锯齿,稀混有重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有柔毛;圆锥状花序顶生,花梗无毛或有腺毛,萼片披针形,花瓣白色、黄色、粉红色或深红色;果近球形,红褐色或紫褐色,有光泽,无毛。
3、分布范围
蔷薇花原产于中国,广泛分布于华北、华中、华东、华南及西南等地,尤以黄河流域以南各地的平原和丘陵最常见,日本、朝鲜等地也有分布,喜生长于路旁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,也常植于溪畔、路旁、园边、地角及花柱、花架、花门、阳台等处。
二、蔷薇花的生长习性
1、温度:蔷薇花喜温暖,最适生长温度20-25℃,较耐寒,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。
2、湿度:蔷薇花喜湿润,耐干旱,不耐水湿,最忌积水,在生长季节受涝极易因烂根而死亡。
3、土壤:蔷薇花对土壤要求不严,耐瘠薄,但以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且排水通畅的土壤最好。
4、空气:蔷薇花对大气污染抗性较强,对二氧化硫、氯气、氟化氢、铅蒸气等均有较强抗性。
5、光照:蔷薇花喜阳光充足的环境,光照充足时生长旺盛且茂密,荫蔽环境下植株生长不良。
三、蔷薇花的繁殖方法
1、播种:蔷薇花可以播种繁殖,可秋播或沙藏后春播,播后1-2个月发芽,但实生苗变异性大,常用于培育新品种或作嫁接砧木。
2、分株:蔷薇花可以分株繁殖,具体做法是将小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,分别栽植成独立的新植株,此法简单易行、成活快。
3、扦插:蔷薇花可以扦插繁殖,具体做法是剪取生长健壮的枝条作插穗,插入湿润的土中或沙中,等到生根后栽种成独立的植株。
4、压条:蔷薇花可以压条繁殖,具体做法是将蔷薇花的枝、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,等枝、蔓生根后与母株割离,栽植成新植株。
四、蔷薇花的种植技术
1、土壤:蔷薇花喜土质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,忌黏土和盐碱性土,例如可在园土中掺杂河沙、基肥等,值得注意的是配好的盆土必须消毒才能使用。
2、栽植:蔷薇花不耐积水,可在盆底或缸底排水孔上可垫一层石砾以确保排水良好,每年初冬选择花蕾饱满的小株,带土掘起,植于盆中,栽植好后浇一次透水以利新苗成活。
3、浇水:蔷薇花喜湿润,怕湿,忌涝,早春萌芽开始至开花期间可根据天气情况酌情浇水3-4次,夏季干旱时浇水2-3次,秋季酌情浇水2-3次,孕蕾期施1-2次稀薄饼肥水。
4、施肥:蔷薇花喜肥,按“薄肥勤施”原则,每年冬季培土施肥1次,保持嫩枝和花芽繁茂、艳丽,切花产花季每周需施肥1-2次,并注意培育采花母枝,剪去弱枝上的花蕾。
5、修剪:蔷薇花成株每年春季萌动前修剪一次,可将主枝保留在1.5米以内的长度,其余剪除,每个侧枝保留基部3-5个芽,将枯枝、细弱枝及病虫枝疏除并将老密枝条剪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