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掌细菌性叶斑病,是红掌感染细菌所引起,该病害最早发现于巴西,时间为1960年,到了1971年出现在夏威夷地区,20世纪80年代蔓延至其它生产红掌的地区。20世纪90年代,该病害差点让夏威夷的红掌花卉产业毁于一旦。
我国大规模引入红掌切花、盆花后,该病害也随之传播进来,并受到了花卉产业界的广泛关注。
一、什么是红掌细菌性叶斑病
1、红掌细菌性叶斑病(BacterialBlight)早是于1960年在巴西发现的,1971年开始在夏威夷地区出现,二十世纪80年代相继在一些生产红掌的地区逐渐传播开来。
2、随着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,我国引进种植红掌切花和盆花的规模逐渐扩大,红掌细菌性叶斑病也随之悄悄进入我国。
3、红掌细菌性叶斑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红掌细菌性病害。二十世纪90年代,此病害差点毁了整个夏威夷地区的红掌花卉产业。
4、荷兰也有从事红掌育种、栽培的企业因预防不力而惨遭重创。
5、就像红掌上的检疫性穿孔线虫一样,红掌细菌性叶斑病也成为红掌的一个致命杀手,应引起我国红掌花卉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。
二、怎么防治红掌细菌性叶斑病
1、加强预防,避免病菌进入园区
(1)要求种植清洁无病菌的组培健康种苗。在选择引进国内外的红掌种苗时,一定要选择有卫生检疫证明的正规种苗生产商生产的健康种苗。
(2)生产区门口放置池,每天添加液,进出温室的人员都必须对鞋子进行。进入温室的人员必须穿可以用来的白大褂,并定期更换和。尽可能减少生产区人员的更换与流动。
(3)减少生产区内作业工具的流动,避免病区工具带进园区。采花切叶刀具分区使用,做到定期。
(4)防止随便从外界带入红掌生产区该病害的寄主植物(如天南星科的植物)。
2、综合防治,避免病菌在区内传播蔓延
如果病害已经在园区内发生,防止病菌在园区内传播,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
(1)加强生产区的卫生措施,前面所提到的卫生措施仍是十分重要的。
(2)定时排查,尽早去除被感染的叶片(叶部侵染的),装入密闭的塑料袋中带出园区销毁。或整株拔除(系统侵染的),临近的植株及基质也要去除。所有操作都必须是先进清洁区后进污染区。出入温室,必须用液(可用85%的酒精)洗手。
(3)为避免病害通过切花、切叶在植株间传播,刀具应在每次使用后,即每次使用每次,可以用85%的酒精。至少使用两把以上的刀子,这样当使用一个的时候,另一个可放进液中进行。
(4)潮湿有助于的传播,尽量利用恰当的环境条件使植株保持干燥,尽可能杜绝植株的吐水现象。
(5)施肥上应尽量降低其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水平,去除原有肥料配方中的铵态氮,钾元素保持原来要求的水平。
(6)生长弱的植株更容易被侵染,因此应当尽可能防止不良的环境条件及偏高的温度,繁殖理想的温度在30℃左右,较高的温度下性病害发展速度更快。
(7)合理使用农药。在上述防治方式的同时,要搭配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。可选用浓度为72%的硫酸链霉素4000倍、新植霉素5000倍、10%的溃枯宁可湿性粉剂1000-1300倍、20%的噻枯唑可湿性粉剂1000-1200倍轮换使用,避免病原菌产生抗性,每周喷一次。因为铜制剂对红掌植株有毒害作用,50%的琥胶肥酸铜(DT)可湿性粉剂500-800倍、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-800倍等铜制剂农药要慎重选择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