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植株养在室内,室温需达到10℃左右,空气湿度需超过50%,见光时长要达到5小时左右/天。
每隔3-4天浇一次水,水温以50℃左右为宜,浇水时不可让叶片接触水分。
对于尚未转移到室内的植株,可洗净其叶片,以防发病。养殖期间,不可让土壤产生积水。
及时剪除腐烂、枯萎、发生病虫害的枝叶,并对伤口消毒。
一、滴水观音冬季怎么养殖
1、滴水观音的抗寒能力较弱,在冬季养殖时,一般需要放置在室内进行培育,确保温度在10摄氏度左右,空气的湿度需要控制在50%以上。在白天养殖的时候,每天可以接受5个小时左右的光照时间,在夜晚温度过低时,需要移置到室内。
2、滴水观音在冬季养殖时,每隔3-4天浇一次水,保持土壤表面湿润,浇水的时候,水温要控制在50摄氏度左右,不可直接对着叶片浇水,会导致叶片损伤、枯萎、变黄的现象发生。不用施加肥料,防止肥害现象的发生。
3、在滴水观音冬季移置到室内养殖前,需要用清水冲洗植株的叶片,清理表面附着的杂质和细菌,避免感染整个植株,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。定期需要检查土壤的状况,防止发生底部积水过多,土壤结板的现象发生。
4、滴水观音在冬季的生长过程中,需要修剪植株上已经腐烂、枯萎、病虫害的枝叶,减少自身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流失,确保拥有充足的养分,供给整个的生命活动,修剪完成后,需要及时在伤口处涂上多菌灵溶液,避免再次感染。
二、滴水观音夏季养护方式
1、管控光照
在夏季养护滴水观音的时候,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遮光的措施,滴水观音是一种适宜生活在半荫的环境中的植株,很不耐强光的照射,一旦光照过强就会出现植株的叶片被灼伤的情况,但也要给予植株适量的散射光照射。
2、管控浇水
滴水观音喜欢生长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,而夏季的气温非常的高,水分蒸发的速度超乎寻常的快,因此要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,早晚各浇水一次,并在植株周围喷洒水雾维持空气的湿度,这样植株的叶片才会有光泽。
3、降低温度
夏季的温度是很高的,有时白昼时的温度可以轻易的上升到35摄氏度以上,这样的高温会使植株产生严重的不适,因此要将植株搬到半阴处养护,把周围的环境温度稳定在30摄氏度以下,植株才不会由于高温出现各种异常。
4、防治病虫害
高温高湿的环境是最容易造成植株染上疾病或是招来害虫的,夏季养护滴水观音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良好的通风,定期定时的开窗通风换气,防止让植株处于长期的高温高湿的湿热环境中,否则植株非常容易腐烂甚至是枯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