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穴:使用砖造穴,要求通风、保湿、沥水。
拌种:撕碎萌发菌叶,然后将成熟天麻蒴果掰开贴紧树叶,均匀将种子拌入菌叶中。
处理原材料:将干树叶浸泡于清水中,将新鲜树棒砍成鱼鳞口,然后将树枝置于0.2%硝酸铵溶液中浸泡。
穴种:铺沙、铺放泡好的湿树叶,然后将1/2拌有种子的萌发菌均匀撒于树叶上,接着放5根新棒,最后于鱼鳞口处放1/2的蜜环菌及细树枝。
一、天麻的播种方法
1、造穴
穴大小为60×70公分,平地。材料用砖,其它亦可,但必须通风、保湿、沥水。山上开穴,要注重保水沥水。坡度5-10度,尽可能顺坡开,15度以上横开穴,但切记要开排气孔。
2、拌种
将萌发菌叶用手慢慢撕碎,把成熟的天麻朔果8-10个,分3次掰开贴紧树叶均匀将种子拌入菌叶中(2人操作,一人撕菌叶,一人播种子),搅拌次数不少于3遍。
3、处理原材料
把准备好的干树叶头一天浸泡在清水中,将新鲜树棒砍成鱼鳞口,深度以砍到木质部为宜,把指头粗细的长2公分的1千克树枝,在种前同时浸泡于0.2%的硝酸铵水中10分钟。
4、穴种
(1)先铺5公分厚的沙,在沙土上均匀铺放泡好的湿树叶250g,将1/2拌有种子的萌发菌均匀撒于树叶上,然后放新棒5根,间距8公分,棒两头留8公分空,再放1/2的蜜环菌(放鱼鳞口处),再放上泡好的细树枝,然后填上沙,以遮住菌棒为好。
(2)第二层种法同上。种好后用5-6公分厚的沙封项。
二、天麻怎么收获和加工
1、天麻收获更佳期是在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,如果4月以后天麻出土采挖,天麻质量就会下降。
2、加工收获的箭麻不宜久放,应及时加工蒸煮,在5千克水中放100g明矾,待水开矾化后放入天麻。
3、分级煮:150g以上煮15分钟。80g以上煮7-10分钟。80g以下煮5-8分钟,不可过熟,否则会影响折干率和药效。
4、天麻煮好后用硫磺熏20-30分钟,再晾干或烘干熏后色白净,质量好,可防虫。
三、天麻软腐烂窝的原因
1、土质选择不当
软腐烂窝多见于土壤保墒、透气性能差的碴地和死黄泥地,蜜环菌在这种场地生长发育不良,天麻由于得不到蜜环菌营养而蔫腐死亡。
2、高温、高湿环境
在这种气候条件下,有助于杂菌生长,蜜环菌材上非常快出现灰白色的杂菌菌丝,并逐渐向窝内腐殖支蔓延。该病害菌的特征是百闻不如一见害菌丝间形成黄白色、菜籽状的菌核,天麻经病害菌浸染,即从局部至全身腐烂。
3、多雨排水不良
(1)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,天麻生育受抑,溶菌功能显着减弱。但蜜环菌因为抗逆能力较强,仍能正常生长,蜜环菌突破天麻的溶层在块茎内迅速繁殖。
(2)其特征是腐烂的块茎皮下,充满着“吃掉”天麻的蜜环菌菌索,烂窝内的菌材上的蜜环菌菌索密集。这种烂窝现象,多发生于七、八、九月多雨季节。
4、栽培天麻技术失误
这种情况多见于菌材不足、下种量过大、穴内又无栎树叶等腐殖质充物。尽管有适宜天麻发育的气候条件,但由于得不到蜜环菌的营养,天麻瘦长,逐渐导致软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