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在视网膜上有一种色素,该色素可吸收某种特殊波长的光且可以引起光反应,然后通过刺激昆虫视觉神经并通过神经系统指挥运动器官,最终导致昆虫朝光源处移动。
大多数的趋光性昆虫喜欢330-400nm的紫外光波及紫光波,因此黑光灯的光波一般为360nm。
一、黑光灯诱杀害虫的原理
1、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在视网膜上有一种色素,这种色素对于某种特殊波长的光具有吸收作用,并且可以引起光反应,刺激昆虫的视觉神经,然后再通过神经系统指挥运动器官,使昆虫的翅翅膀、足部向光源处运动。
2、昆虫的可见光区比人类的可见光区(390-770纳米)更偏向于短波段光,大部分趋光性昆虫喜欢330-400纳米的紫外光波及紫光波,鳞翅目、鞘翅目昆虫对此类波段更为敏感,所以设计出专用的黑光灯(光波为360纳米)便能诱杀大多数害虫。
3、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可以节省农药,减少污染,一般1盏20W的黑光灯可管理50亩农田,每晚诱杀害虫的数量可达到4-5公斤。
二、黑光灯诱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的区别
1、测量对象
黑光灯诱捕法主要测量的是种群密度,而取样器取样法主要测量的是物种丰富度(可以测量种群密度)。
2、诱捕对象
黑光灯诱捕法的对象主要是趋光性昆虫,而取样器取样法的对象主要是土壤中的小动物。
3、诱捕原理
(1)黑光灯诱捕法的原理是对封闭种群中的动物进行诱捕,直至诱捕完毕,捕获的数量则是种群数量的估计值。
(2)而取样器取样法的原理与样方式类似,随机抽取数个样方,计算样方内的个体数,求得每个样方的密度,然后取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