粳型多年生稻品种。
育秧:第一季育秧移栽,根据各地生产季节适时播种,每亩大田用种量2-3千克,培育多蘖壮秧。
移栽:第一季根据当地常规稻移栽密度,移栽基本苗1.1~2.0万丛/亩。
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,同意通过审定。
一、云大25(试验名称:PR25)水稻品种基本信息
1、审定编号:滇审稻2020041号。
2、作物名称:水稻。
3、品种名称:云大25(试验名称:PR25)。
4、申请者:云南大学。
5、育种者:云南大学、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、云南省种子管理站、景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,(胡凤益、黄光福、张石来、道金荣、李全衡、张静、吴叔。
6、品种来源:云南大学、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、云南省种子管理站、景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997年配制RD23/长雄野生稻获得F1植株。2009-2016年,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(MAS)技术从F1-F14经过多次自交筛选具有地下茎位点及丰产性、抗病性、适应性均适合的材。
7、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,同意通过审定。适宜在云南省与区试点相似区域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,注意防治病虫。
二、特征特性
1、粳型多年生稻品种。
2、株高110.7厘米、植株直立紧凑,茎秆直径粗,基部茎节包裹,无花青甙显色。
3、基部叶鞘绿色,叶片无花青甙显色,剑叶直立正卷,长25.50cm,宽1.30cm,穗抽出较好。
4、穗长20.1厘米,有效穗数22.06万/穗、穗总粒数114.8粒、穗实粒数87.8粒、结实率76.66%、千粒重24.24克,穗姿态强烈下弯,穗无芒。
5、穗二次枝梗多、分枝姿态半直立到散开。
6、小穗外颖颖尖花青甙显色强度无或极弱,柱头白色、外颖茸毛密度疏到中,护颖长度中。
7、稻桩成活率93.07%。
8、2年3季两个生产试验点平均亩产482.8千克、比对照增产10.68%。
9、米质检测:糙米率81.5%、精米率71.3%、整精米率63.1%、粒长4.7mm、长宽比1.7、垩白粒率20%、垩白度5.0%、直链淀粉14.5%、胶稠度78mm、碱消值6级、透明度1级、水分13.3%,达到部颁优质米3级标准。
10、抗病性鉴定:稻瘟病稻瘟损失率2,综合抗性指数2.3,抗白叶枯病,感纹枯病和稻曲病。
三、栽培技术要点
1、育秧:第一季育秧移栽,根据各地生产季节适时播种,每亩大田用种量2-3千克,培育多蘖壮秧。
2、移栽:第一季根据当地常规稻移栽密度,移栽基本苗1.1~2.0万丛/亩。
3、肥水管理:每一季复合肥(氮:磷:钾=15:15:15)25千克,尿素(氮≥46%)22千克、氯化钾(氧化钾\u003e60%)18千克、过磷酸钙(五氧化二磷\u003e12%)20千克。
4、1)第一季 基肥:基肥:移栽前2天(耙田时),亩施复合肥25千克。
5、分蘖肥:移栽后7天~10天,亩施尿素7千克。
6、穗肥:约移栽后75天左右(幼穗分化二期),亩施尿素5千克、氯化钾10千克。
7、保根促芽肥:黄熟期(齐穗后20~25天左右),亩施尿素10千克,氯化钾8千克。
8、2)第二年(季) 促芽肥:在稻桩发新苗长白根(三叶一心期),亩施复合肥12千克、过磷酸钙20千克。
9、分蘖肥:基肥施后10天~15天,亩施复合肥13千克、尿素7千克。
10、穗肥:提芽肥施后75天左右(幼穗分化二期),亩施尿素5千克、氯化钾10千克。
11、保根促芽肥:黄熟期(齐穗后20天~25天左右),亩施尿素10千克、氯化钾8千克。
12、稻桩高度:双季稻区早稻留桩高度为5~10厘米。
13、双季稻区晚稻和一季稻区收获时20~30厘米。
四、产量表现
云南大学2018-2019年自主试验 ,试验点:新平(600米)、孟连(960米)、勐海(1255米)、文山(1260米)、宜良(1540米),第1季平均亩产468.2千克、比对照增产8.23%、增产点率60%,第2季平均亩产544.4千克、比对照增产6.41%、增产点率60%,第3季平均亩产524.5千克、比对照增产9.81%、增产点率10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