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被叫做老人节,是因为“九九”与“久久”同音,寓意长久、长寿,秋季是丰收季节,象征祝福老人健康长寿。
重阳节习俗包括食用重阳糕、菊花酒、羊肉面和大闸蟹,寓意长寿、祈福和丰收。
古时重阳节习俗包括赏菊、登高、插茱萸和喝菊花酒,象征着祈福、长寿与驱病。
一、重阳节被叫做老人节的原因
1、九九重阳,由于“九九”与“久久”同音,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,有长久、长寿之意,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,所以,“九九重阳”就被认为是祝福老人长寿的好日子。
2、自古重阳节就被人们重视,现在这个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,成为中国的“老人节”。
二、重阳节吃哪些食物
1、重阳糕
(1)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,较为随便。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,形似宝塔,顶部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‘羊’之义。
(2)有的地方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(代替茱萸),并点蜡烛灯。这大概是用“点灯”、“吃糕”代替“登高”的意思。
2、大闸蟹
秋风起,蟹黄肥,蟹脚痒,陈酒醇,桂花香。此时正是湖蟹上市、江南食蟹的好季节。螃蟹富含蛋白质,被称之为优质蛋白质食物,对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。
3、菊花酒
重阳佳节,中国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。由于酒刚好音同九”,乘着九月九日这个节日喝菊花酒,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、祛灾祈福的”吉祥酒”。
4、羊肉面
重阳节吃羊肉面是因为“羊”与“阳”谐音,应重阳之典。
三、古时重阳节的民间风俗
1、赏菊
(1)重阳节是菊花开放的最佳时间,也是赏菊的好时候,在花团锦簇的菊花从中,去感知生活的美好。
(2)大概古人就是喜欢这样的一份宁静,现代生活十分的浮躁,所以人们纷纷效仿晋代世人陶渊明,隐世与菊为伴,而赏菊习俗也是从此刻流传于世。
2、登高
(1)重阳节的时候不仅是菊花开放的好时候,而且此时秋高气爽,最是适合登高远望。自古代起,民间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传统,所以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
(2)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篇也非常多,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就是其中一篇名作。
3、插茱萸
(1)茱萸味浓,有驱虫的作用,古人认为在重阳节的时候插茱萸可以祛除疾病、庇护身体。
(2)非常多人会在重阳节这天登高、采茱萸,将茱萸插在门前,或者经过简单的加工,做作成香囊,佩戴在身上。
4、喝菊花酒
(2)重阳节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,从古代起我国就有赏菊花的习俗,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菊花节。
(2)菊花的食用价值很高,不少人还会将菊花酿进酒里,做成香甜可口的菊花酒,重阳节的时候用自制的菊花酒来招待客人,也是别具一番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