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非鱼常见种类有尼罗罗非鱼、奥利亚罗非鱼、莫桑比克罗非鱼、红罗非鱼、奥尼罗非鱼、福寿鱼等。
尼罗罗非鱼:尼罗罗非鱼体侧具有8-10条横带纹,背鳍边缘黑色,尾鳍有明显黑色条纹,原产地为非洲东部、约旦等地。
奥利亚罗非鱼:奥利亚罗非鱼喉、胸部银灰色,背鳍、臀鳍具暗色斜纹,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。

一、罗非鱼的种类
1、尼罗罗非鱼
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东部、约旦等地,背鳍边缘黑色,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,喉、胸部白色,尾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,体侧具有8-10条横带纹,尾柄背缘有一黑斑,尾柄高大于尾柄长,具有生长快、食性杂、耐低氧、个体大、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,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。

2、奥利亚罗非鱼
奥利亚罗非鱼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,喉、胸部银灰色,背鳍、臀鳍具暗色斜纹,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,比尼罗罗非鱼耐寒、耐盐、耐低氧、起捕率高,特别是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,故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。

3、莫桑比克罗非鱼
莫桑比克罗非鱼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,与尼罗罗非鱼的区别在于尾鳍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,头背外形呈内凹,喉、胸部暗褐色,背鳍边缘红色,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,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,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造成品种退化,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。

4、红罗非鱼
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,身体具美丽的微红色和银色小斑点或偶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,为罗非鱼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,杂食性,繁殖力强,广盐性,疾病少,个体大,体色美,肉味鲜,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,又被叫作珍珠腊或腊鱼。

5、奥尼罗非鱼
奥尼罗非鱼是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,外形与母本相似,生长快,雄性率高达93%,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且起捕率高,生长速度比父本鱼快17-72%,比母本鱼快11-24%,群体产量超过福寿鱼,增产效果显著,现正成为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。

6、福寿鱼
福寿鱼是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,体形与尼罗罗非鱼相似呈灰绿色,具有杂食性、疾病少、生长快和产量高等优点,适宜生长温度为20-35℃,主要适合我国南方地区养殖,但因体色黑和含肉率低影响其养殖的发展。

二、罗非鱼三个月能有多大
1、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,罗非鱼三个月大约能长到0.5-0.8斤左右,四个月基本上能达到1斤以上。

2、罗非鱼的养殖周期一般在4-6个月之间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