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幼苗期,蚜虫会在心叶上集中吸食汁液,导致植株停止发育甚至是死亡。
玉米抽穗后,蚜虫会转移到新生的心叶上,叶面展开后能发现灰白色脱皮壳。
蚜虫还会为害玉米的叶鞘、穗苞、花丝,排出的“蜜露”会引发煤污病,影响植株进行光合作用,降低后期产量。
受害的植株,会由于营养失调而无法正常灌浆,这会增加秕粒的数量,减轻粒重,甚至无法结出玉米棒。
一、玉米蚜虫的为害特点
1、以成、若蚜刺吸植株汁液。幼苗期蚜虫群集于心叶为害,植株生长停滞,发育不良,严重受害时,甚至死苗。
2、玉米抽穗后,移向新生的心叶中繁殖,在展开的叶面可见到—层密布的灰白色脱皮壳,这是玉米蚜为害的主要特征。
3、穗期除刺吸汁液外,蚜虫则密布于叶背、叶鞘和穗部的穗苞或花丝上取食,还因蚜虫排泄的“蜜露”, 黏附叶片,引起煤污病,常在叶面形成—层黑色的霉状物,影响光合作用,千粒重下降,引起减产。
4、同时蚜虫大量吸取汁液,使玉米植株水分、养分供应失调,影响正常灌浆,导致秕粒增多,粒重下降,甚至造成无棒“空株”。
二、玉米蚜虫的发生现律
1、一年发生20代左右,以成、若蚜在麦类及早熟禾、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。
2、翌年3-4月间随着气温上升,开始在越冬寄主上活 动、繁殖为害。6月下旬7月初蚜虫由其他寄主迁往夏玉米,7月下旬玉米蚜大量迁入,抽雄前蚜虫在心叶为害,7月底至8月上旬玉米进入抽雄期,玉米蚜迅速增殖。
3、8月上旬至中旬进入盛期,百株蚜量达万头以上。8月下旬末天敌大量出现,气候干燥凉爽,蚜量急剧下降,集中在雌穗苞叶或下部叶片,玉米收获前产生有翅蚜迁飞其他寄主。
三、玉米蚜虫的防治方法
1、及时田间地头杂草。采用麦垄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-15天,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,可减轻为害。
2、药剂拌种,玉米播种前,可用70%毗虫啡湿拌种剂420-490g/100kg种子、5.4%戊唑·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8-180g/100kg种子拌种,减少蚜虫的为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