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柑子肉质茎与橄榄相似,且主要附生在沟边的石头、树上、林下等地点,故而得名石橄榄。
石柑子茎为淡褐色,呈圆柱形,叶片呈椭圆形、披针状卵形至披针状长圆形,长6-13cm,宽1.5-5.6cm,表面深绿色,背面淡绿色,干后表面黄绿色,背面淡黄色。肉穗花序呈椭圆形至近圆球形,为淡绿色、淡黄色。浆果黄绿色至红色,卵形或长圆形,长约1cm。
一、石柑子为什么又叫石橄榄
1、石柑子又名巴岩香、石葫芦、石橄榄等。而它之所以叫石橄榄,一来是它的肉质茎看起来非常像橄榄,二来是这种植物生长的环境很特殊,主要是附生在树上、林下或者是沟边的石头上,所以而得名为石橄榄。
2、虽然它长在深山老林中,但它的药用价值却备受推崇,早在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就有记载,价值堪比人参,而且经过干制以后的通常可卖到二三十元一斤。因此,每年成熟之际,不少人都会去山里采挖。
3、石柑子为附生藤本,长0.4-6米。茎亚木质,淡褐色,近圆柱形,具纵条纹,粗约2厘米,节间长1-4厘米,节上常束生长1-3厘米的气生根;分枝,枝下部常具鳞叶1枚;鳞叶线形,长4-8厘米,宽3-7毫米,锐尖,具多数平行纵脉。
4、石柑子叶片纸质,鲜时表面深绿色,背面淡绿色,干后表面黄绿色,背面淡黄色,椭圆形,披针状卵形至披针状长圆形,长6-13厘米,宽1.5 5-5.6厘米,先端渐尖至长渐尖,常有芒状尖头,基部钝;中肋在表面稍下陷,背面隆起,侧脉4对,最下一对基出,弧形上升,细脉多数,近平行;叶柄倒卵状长圆形或楔形,长1-4厘米,宽0.5-1.2厘米,约为叶片大小的1/6。
5、石柑子花序腋生,基部具苞片4-5(-6)枚;苞片卵形,长5毫米,上部的渐大,纵脉多数;花序柄长0.8-1.8(-2)厘米;佛焰苞卵状,绿色,长8毫米,展开宽10(-15)毫米,锐尖;肉穗花序短,椭圆形至近圆球形,淡绿色、淡黄色,长7-8(-11)毫米,粗5-6(-10)毫米,花序梗长3-5(-8)毫米。
6、石柑子浆果黄绿色至红色,卵形或长圆形,长约1厘米。二、石柑子的产地分布
石柑子主要分布在华南、华东和西南大部分地区,产地包含有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等省份。
三、石柑子生长在什么地方
是天南星科石柑属的植物,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阴湿密林中,常匍匐于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