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械除草:使用手动除草器、割草机和旋耕机等工具来清除杂草,其中手动除草器主要适用于蔬菜大棚中的小型杂草。
化学除草:根据杂草类型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来防除杂草,但是需控制好用药量。
物理除草:使用覆盖物来抑制杂草生长,或者是通过调控光照、温度来控制杂草。
一、大棚蔬菜的除草技术
1、机械除草:机械除草是最常见的除草方式,可以通过使用手动除草器、割草机和旋耕机等工具来清除杂草。手动除草器主要适用于蔬菜大棚中的小型杂草,运用割草机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,而旋耕机则可以使土壤更加松散,帮助蔬菜生长。
2、化学除草:化学除草是一种较为快捷的除草方式,通过喷洒一定的药剂(如除草剂或草甘膦)来杀死杂草。但是,化学药剂含有化学成分,可能会对蔬菜产生负面影响,并且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3、物理除草:物理除草是指利用物理手段阻止杂草的生长,如使用覆盖料。覆盖料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并保持湿度。另一种物理除草方法是利用光照和温度对杂草进行控制,如使用红外线辐射、太阳能草坪烘干机等工具。
二、大棚蔬菜管理易忽视的细节
1、通风要分次进行
(1)晴天应在揭开草毡后1小时再通风。通风时先开小口,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,再逐渐将通风口加大,以利于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,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。
(2)到下午也不要一次性将通风口关闭,应逐渐将通风口关闭。可先将通风口关闭一半,30分钟后完全关闭通风口。
(3)也可先将通风口关闭,然后再将通风口打开通风降温10-15分钟,如此重复两次,当棚内温度稳定在15℃左右时即可将通风口完全关闭。
(4)如果遇到连阴天,外界温度较低时,大棚应以保温为主,但不能因此不通风。如果不通风,棚内湿度过大,就会为病害的浸染、传播提供条件。
(5)通风应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进行,将通风口开到宽10厘米即可,每次通风10-15分钟,每20-30分钟通风1次,连续通风2-3次即可起到非常好的降湿作用。
2、增光是必须的
(1)进入冬季以后,光照不足就成为影响蔬菜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。多数菜农都知道在棚内设置反光幕有助于蔬菜的生长。但是有的菜农将反光幕挂得太低,蔬菜植株容易将光挡住,导致反光幕的使用效果差。
(2)在张挂反光幕时,应将宽1-1.2米的反光幕挂在后墙1.7米高的地方。不能将整个棚的后墙都悬挂反光幕,以防降低后墙的储热量。
(3)像黄瓜、丝瓜等需要较强光照的蔬菜,可在棚内安装专门的补光灯,补光2-3小时,延长蔬菜的见光时间,以促进蔬菜有机物质的积累,提高产量。
3、棚内悬挂湿度计
(1)控制湿度是冬季大棚蔬菜管理的重点之一。如今,不少菜农知道棚内湿度在70%-80%是比较合适的。
(2)但由于非常多棚内没有悬挂湿度计,菜农不可准确把握棚内湿度,导致病害多发。
(3)因此,应在棚内悬挂湿度计,这一点对于种菜新手来说尤为重要。当棚内湿度过大时,菜农除可通风降湿外,还可向地面撒施草木灰降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