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的会冬眠的动物有青蛙、乌龟、松鼠、蛇、蝙蝠、刺猬、黑熊、蜗牛。
青蛙:气温转凉青蛙就会冬眠,此时青蛙新陈代谢和呼吸等都会降到最低,哪怕被冰冻得僵硬,也能活下去。
乌龟:乌龟属于变温动物,气温降至10℃以下,乌龟便会停止摄食进入淤泥或松土中进行冬眠。
松鼠:松树在冬眠前都会准备好食物,并把洞口封住开始冬眠,待气温回升再出来活动。
一、什么动物会冬眠
1、青蛙
(1)青蛙这样的两栖动物需要冬眠来度过寒冷的冬天,每当天气变凉时,绝大多数的青蛙会离开它们夏天栖息捕食的池塘,到其它地区寻找自己冬眠的场所。
(2)冬眠时,青蛙的新陈代谢率、呼吸和心跳率将降低到极限。即便是冰冻得很坚硬,也能存活下去。
2、乌龟
乌龟是变温动物,生活受环境气温的影响较大。11月至翌年3月,当气温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,乌龟就会停止进食,静卧于池底的淤泥中或卧于覆盖有稻草的松土中,进行冬眠。
3、松鼠
松鼠到了冬天会提前备好食物,用干草把洞封起来,抱着毛茸茸的长尾取暖,开始冬眠,等到天气暖和后再出来。
4、蛇
蛇是冷血动物,没有体温调节功能,它的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,所以冬天气温下降,蛇的体温也跟着下降,为了应对低温环境,蛇就会进行冬眠。
5、蝙蝠
蝙蝠也会冬眠,不过它冬眠不深,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,惊醒后能立刻恢复正常。
6、刺猬
(1)当气温降到7摄氏度时,刺猬会进入冬眠状态,进入冬眠后,刺猬体温下降,其它生理机能也一同减弱,这一过程会持续4-5个月。
(2)刺猬冬眠有一点非常特殊,那就是几乎连呼吸都停止,这其实是由于它喉头有一块软骨,可将口腔和咽喉隔开,并掩紧气管的入口。
7、黑熊
黑熊有冬眠的习性,在冬天来临前它们会在大树的树洞、岩洞和地洞、圆木或石下、河堤边、暗沟和浅洼地建立巢穴,且在秋天大量进食,整个冬季蛰伏洞中,不吃不动,处于半睡眠状态。
8、蜗牛
在寒冷地区生活的蜗牛会冬眠,在热带生活的种类旱季也会休眠,休眠时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层干膜封闭壳口,全身藏在壳中,当气温和湿度合适时就会出来活动。
二、动物如何过冬
1、冬眠
动物可以通过冬眠越冬,当气温开始下降之后,熊、松鼠、蜗牛、青蛙、山鼠等动物会进入休眠状态,将体温维持到刚好免于冻死的水平。
2、贮藏粮食
动物可以贮藏粮食越冬,例如蜜蜂、蚂蚁、松鼠等动物,其中蜜蜂会在入冬之前,在巢穴内贮藏足量的花蜜越冬,并且会分化出越冬蜂种辅助过冬。
3、迁徙
多数鸟类会在春秋之间来回迁徙,例如大雁、丹顶鹤、天鹅、燕子等动物,此外部分野生昆虫、大型哺乳类动物也会进行迁徙,例如藏羚羊和美洲王蝶。
4、直接越冬
哺乳类动物可以直接越冬,由于它们的皮肤表面覆盖一层密集的柔毛,可以维持稳定而温暖的体温,此外田鼠、穿山甲等动物会修筑洞穴过冬。